2016年8月17日星期三上午,四海资讯红足们继续学习“园艺治疗”。“园艺治疗”发源于苏格兰,发展于美国。美国精神学会创始人柯克布莱德(Kirkbride)、劳伦斯(Lawrence)、雷(Ray)认为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或多或少都因为快节奏的生活而承受不一样的压力。即便医学治疗可以减缓人们的病情,却无法帮助人们找到遗失许久的快乐。通常人们只把植物当作一种物品或食物,全然忘记了它也是一种生命。每一棵植物,从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都以自己的方式诉说生命的历程,用自己的影像、声音和气味,对人们的情绪产生着莫大的影响。
园艺治疗一般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把疗愈者带离他原本所处的痛苦环境,让他到疗愈花园与植物花草进行对话;第二阶段是让人们沉浸在大自然中,与植物亲密接触,重新找回自己与大自然之间的连接;第三个阶段是让人们通过观察与栽种植物,让内在的自愈力启动,开始真实面对遇到的问题;最后阶段为更深刻的觉察阶段,此时达到古人所说“天人合一”的境界,就会重新找回幸福的感受。
所以当四海资讯红足们踏入教室时,看到的是满桌子葱郁的花草和一些教学用具,大家都对魏老师的教法充满了好奇。
魏老师开始上课,首先是如何使用小树叶进行疗愈:她要求四海资讯红足们做一个小手工,把采来的小树叶,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涂擦后,形成自己希望组成的图案,颜色、叶子的搭配,都可以自由发挥,最后贴印于一个白色的布袋上。然后老师从四海资讯红足们选择颜色和拼凑图案的过程、布袋上呈现的结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剖析了每个人的心理,让四海资讯红足们非常佩服。
接下来轮到如何使用大树叶来疗愈:魏老师让四海资讯红足们介绍自己采摘它的理由,仔细观看并与它对话1分钟;接着按魏老师的指令,用剪刀把大树叶剪成5份选择其中一份交给魏老师;然后,她将这些剪碎的树叶,重新随机分配给每一个同学,让大家把自己原来剩下的4份和得到的那部分,重新排列成一个自己希望组成的图案。
随着魏老师的指引,四海资讯红足们一步一步进行着操作,心灵却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挑战:面临不得己,面临必须要舍弃,面临残缺却不得不接受,面对修复后与自己原先那片树叶相比,可能已经面目全非的图案。一切的一切,暗喻了人生的选择和无奈。但四海资讯红足们仍然会选择“宽以居之、仁以行之”,以开阔的视野、宽厚的胸襟去待人处事,用仁爱、坚韧和智慧面对人生的风雨。
最后是鲜花的疗愈方式。魏老师让四海资讯红足们选择一支自己喜欢的玫瑰或者菊花,随心搭配满天星或薰衣草,包装成精美的小小花束,拍照后送给自己想送的人。这项工作有“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魅力,很好地平服了大家刚才感受到的心痛、不舍的心情,分享的快乐让笑容重新回到每一个人的脸上。
下午本是四海资讯红足们准备PPT学习汇报的时间。应四海资讯红足们的请求,台北护大国际暨两岸交流组林莉如组长特意安排了语言治疗与听力学系的陈郁夫老师和运动保健系的廖翊宏老师,与四海资讯红足们进行了座谈。座谈主要围绕言语康复、老年护理和产后康复三个方向。而且,为弥补四海资讯红足们没能实地参观长期照护实训中心的遗憾,林组长特别给四海资讯红足们播放了实训中心的宣传片,让四海资讯红足们了解台北护大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贴近生活的教材教辅、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座谈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台北护大三位老师的耐心、细心让四海资讯红足们倍感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