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红足
2016年“创汇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设计大赛方案
一、大赛名称
2016“创汇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设计大赛
二、指导思想
大学生创新创业设计大赛以“培养意识、提升能力、注重过程、追求实效、激励创新、鼓励创业”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弘扬时代精神,把握时代脉搏,将所学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培养和提高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
三、参赛对象
四海资讯红足院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内的毕业生。
四、参赛时间
预赛时间:2016年10月25日。
决赛时间:2016年11月初。
四、组织机构
“创汇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设计大赛设大赛组委会,由大学生创新创业领导小组成员组成,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挂靠校团委负责具体工作。
五、参赛类别
(一)创业实践类作品
参赛项目主要是已经付诸创业实施的项目,工商登记不超过3年(2013年10月后注册)。以创业团队、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作为主要评价内容,参赛项目将以上内容形成项目申报书作为参赛材料。
(二)创业计划类作品
该竞赛作品以创业计划书的形式体现,申报不分作品类型领域。重点考察参赛选手的创新创业意识、市场分析和项目转化能力。作品既要体现创业计划的规范性、科学性,也要注重创新性、生活性和可操作性,尤其要体现出创业的可行性、市场分析、同类行业竞争力等内容。
(三)调研文章类作品
以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为主要形式,结合调研就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难点等问题提出独特见解和理性建议,侧重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后的解决方案。重点考察参赛选手通过社会观察和社会实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报告字数原则上要求在3000至5000字左右。申报时须从选题背景、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查工具、调查程序、数据分析、问题总结、对策建议等方面,客观地反映出选题的真实状况,并将调查工具及部分调研数据作为附录材料上报。调研数据必须真实有效,严禁杜撰。
六、大赛赛程
大赛的主体赛事分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
(一)预赛由参赛项目向校团委提交参赛材料,校团委对提交的参赛材料进行受理登记,团委组织评审专家对各项目参赛材料初评形成决赛项目名单。
(二)每个团队(个人)只能申报1件作品,不得多报。参赛项目要分别通过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方式报送至服务中心。其中,电子档要求一份;纸质版要求一式三份(参赛申报表、项目申报书或创业计划书、调研文章)。
(三)校级决赛采用公开答辩的形式,每个项目PPT汇报展示8分钟,评委提问5分钟。
七、奖项设置
1.设一等奖3名(颁发奖杯、证书、奖金500元)、二等奖3名(颁发证书、奖金400元)、三等奖3名(颁发证书、奖金300元);指导教师按学院竞赛管理办法给予奖励。
2.获奖项目奖项目推荐参加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和全国“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校外大赛,面向社会进行宣传,给予相应扶持。
八、工作要求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四海资讯红足院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有力举措,对于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广泛动员,密切配合。各级组织要密切配合,加强协调,切实做好大赛各项工作。要广泛动员,认真选拔,既要保证参赛项目质量,也要扩大和提升大赛的参与面、受益面、影响力,努力为实现大赛的目标发挥积极作用、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系部要将大赛宣传作为工作重点,摆上日程,列入计划。注重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手段,在学生中营造关注、理解、支持大学生投身创业的校园氛围,同时提升赛事的社会影响力与品牌传播力,为大学生创业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平台。
大赛未尽事宜,请与校团委联系。
联 系 人:唐彬
联系电话:0813-8122626
邮箱:2793074809@qq.com
双创俱乐部(服务中心)QQ号:3492136032
大赛QQ交流群:

附件1:四海资讯红足大学生创新创业设计大赛作品申报书(模板) /tw/files/file/20160928/20160928084714_6561.doc
附件2:四海资讯红足大学生创新创业设计大赛创业计划书(模板)/tw/files/file/20160928/20160928084837_8129.doc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
2016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