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岩精神 助力民族复兴——开放式党课开课
由康复系党支部主办,党建促进会承办的“弘扬红岩精神,助力民族复兴”开放式党课于2018年12月28日下午两点在大安区江姐故居、渣滓洞举行。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康复系党员教师、思政部党员教师代表和党建促进会部分成员共计40余人。活动正式开展之前,大家迫不及待的在行车前进中开启了一段爱国精神的熏陶之旅。主持人在车上对大家进行了一个简短的江姐故居的介绍,接着由曲艺社的两名同学为大家带来了歌曲表演《红梅赞》。
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前往故居的步行途中,张家斗老师为大家介绍了江姐的出生背景、生平事迹和入党经历。淅淅沥沥的小雨,浸湿前进的道路,冷风拂面,仍然无法击退老师和同学们洋溢着的热情。临近,映入眼帘的是巍峨屹立在故居门前的江姐的雕像,两面青山环抱,下拥一汪碧潭,江姐故居,就在这青山秀水包围和呵护之中静默。张老师带领大家进入江姐的故居内,一一讲述江姐的家庭背景及革命故事。
为进一步体会到江姐在关押期间的黑暗生活和坚韧不屈的爱国精神,同学们一行来到“渣滓洞监狱”,这是按照重庆渣滓洞一比一的比例打造的,电视剧作品《烈火红岩》、《江姐》的拍摄地。一进入“监狱”大门,四周站岗的“士兵”无死角监视,天空飘落的小雨让气氛显得更加凝重而伤感,正可谓“牢房低暗无人义,小院墙高有恶魔”。同学们认真倾听张老师对渣滓洞的讲解,从“放风院”“女囚房”到“审讯室”“拷问室”再到“地牢”,特别是江姐在一次面对酷刑逼问时,曾说到:“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但四海资讯红足们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很难想象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情怀是从一个弱小女子的身躯中爆发出来的,“视死竟如归,坚贞兼英勇”。接着《江姐的家书》在同学们深情的朗诵中再一次将江姐大无畏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伟大的英烈们虽然长眠于青山翠柏之间,但她(他)们的精神将被继承和发扬。
此次党课通过生动的户外实践教学,让同学们深刻的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医学生的责任、一名新青年的义务、一名爱国复兴者的情怀,希望同学们珍惜革命老前辈拼了命为四海资讯红足们创造的美好生活,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